“追寻初心,服务宁德”百所高校千名师生闽东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走进海岛乡。8月12日下午,为缅怀革命先辈,体悟红色精神,长安大学赴宁德市霞浦县海岛乡“担当时代责任,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西洋岛海军军事基地,参观海军雷达站旧址遗迹以及防空洞,接受党性和革命传统再教育。
实践队员出发时在乡政府的合影。金伟峰 摄
西洋岛海军雷达站旧址及防空洞是20世纪30年代初期的产物,是由柯成贵成立的海上游击队(闽东红军独立团海上游击队独立营)与国民党军队抗争的历史缩影,展现了这段历史时期内渔家英雄特殊的历史地位,也标志着海上游击队为中国人民海军作出的巨大贡献。
参观过程中,实践队员们偶遇海岛南泥湾的海军们。聆听乡团委副书记陈敬焓讲述海军们对人民的关爱和守礁的历史,看到海军们在炎热的天气下坚持训练,感受到海军官兵扎根海疆、坚决维护海权的意志品质,“胸怀祖国,爱岛如家、乐于奉献、团结奋进”的海军精神更是深入实践队员们的心中。
在“小木船打军舰”的旧址,实践队员们眺望海景,陈书记向队员们介绍了霞浦海上游击队用木船打跑国民党海军军舰的传奇历史和其中蕴藏的海军精神。实践队员们就海军精神提出了自己的感悟并进行总结。海军精神既是人民海军建设发展的红色基因、精神脊梁,又是革命事业薪火相继、血脉永续的政治保证。
陈书记向队员们介绍“小木船打军舰”的故事。 王炫程 摄
离开了“小木船打军舰”的观景台,实践队员们来到了幽暗深邃的防空洞。防空洞是由军人们一寸一寸靠人力而挖成的,入洞以后,穿过厚重的石门,往日的海岛作战布局图清晰的刻画在瞭望台中,看着密实的空间内严苛的布局,一股肃穆之气在实践队员们的心中油然而生。穿过长达数百米的防空洞,感受着洞内异常潮湿的空气,队员们更加深刻的了解到霞浦海上游击队“掩护连罗红军突围,保存革命骨干力量”的历史,体会到霞浦海上游击队“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英勇作战、艰苦创业、团结协助”的红色精神。
实践队员参观防空洞遗址。 吴小莉 摄
霞浦海上游击队对敌斗争的开展,在三年游击战争时期,跻身全国八大根据地之一,做出了特殊贡献。柯成贵、李春财、林红弟等革命烈士、草根英雄,其革命精神和崇高气节更是激励着实践队员们奋勇前行。国家危难民族存亡的战火硝烟已离我们青年远去,而身处和平年代的青年一辈,更应该有所担当,在青春的年华奋斗。(通讯员 罗捷文 金伟峰)
(正文已结束)
免责声明及提醒:此文内容为本网所转载企业宣传资讯,该相关信息仅为宣传及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站观点,文章真实性请浏览者慎重核实!任何投资加盟均有风险,提醒广大民众投资需谨慎!